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二)
品德与个人魅力孰重?
引用文章中的话:“我和桑德拉都相信,这个孩子“出人头地”的成就中,自动自发因素的作用要多于外在影响。这是前所未有的经验,对我们教育子女以及扮演其他角色很有启发作用,也使我们体验到凭借品德和个人魅力成功的天壤之别。”(结果品德要更重要)
光有技巧还不够
但在长久的人际关系中,单凭这些次要优势(拥有技巧)是难有作为的。归根到底,我们的本质要比言行更具说服力,这个道理人人都懂。有些人是我们绝对信任的,因为我们了解他的品德,不论他是否能说会道、擅长交际,我们就是信任他们,而且能够与之合作顺畅。
思维定式的力量
我们每个人脑中都有很多地图,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依据世界本来面目绘制的地图,反映现实情况;另一类是依据思维定式绘制的地图,反映个人价值观。我们用这些地图诠释所有的经验,从来都不怀疑地图的正确性,甚至意识不到它们的存在。我们理所当然地假定自己的所见所闻就是真实的世界。
我们越是认识到思维定式、地图或者假定以及经验在我们身上的影响力,就越是能够对自己的思维定式负责,懂得审视它,在现实中检测它,并乐于聆听和接受别人的看法,从而获得更广阔的视野和更客观的看法。
思维转换的力量
打破传统才能够赢得更大的成功。但并非所有的思维转换都是积极的。
许多人在生死关头也会大彻大悟,重新审视生命中的优先次序,同样的事情也会发生在人们突然接受一个新角色的时候。
以原则为中心的思维定式
公平、诚信、正直、服务、潜能、成长、耐心、教育、鼓励(7个)。
比起为改变态度和行为所做出的努力,正确的地图对于个人和人际关系效能的影响要大得多。
成长和改变的原则
个人魅力论之所以让大家趋之若鹜,就是因为它号称能够让人们跨过事物成长的自然历程,迅速而轻松地实现个人效能和人际关系的圆满人生。(还是脚踏实地的慢慢成长吧,抛弃这种速成方法)
自然的成长过程不容违背、忽略或缩短,那只会让你平添失望和挫败感。
承认自己的无知往往是求知的第一步。
症结在于治标不治本
一般人对于成功的个人、家庭与团体,总是钦羡不已。他们羡慕别人的能干、成熟,家人的团结合作,以及组织的团队精神。但他们真正想知道的却是成功背后的秘诀,向成功者请教的,不外乎如何能够立竿见影、立收解决自身难题的方法。
新的思想水平
我们需要新的、更深层次的思想水平,即基于原则的思维定式,它能正确引导我们实现高效能,改善人际关系,解决深层问题。
本书强调以原则为中心,以品德为基础,要求“由内而外”地实现个人效能和人际效能。
“由内而外”的意思是从自身做起,甚至更彻底一些,从自己的内心做起,包括自己的思维定式、品德操守和动机。
由内而外的观点认为个人领域的成功必须先于公众领域的成功;只有先信守对自己的承诺,才能信守对他人的承诺。把个人魅力置于品德之上,妄图在自我完善之前完善人际关系都将徒劳无功。
blog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