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强升职记--第一二章
- 小强升职记————寻找种子&让种子发芽
- 题外话
- 为自己以前赤裸裸的人生感到羞愧
- 小强升职记把时间管理从应用层面抽象到理论层面,再而投入到实际应用中。
- 当我看到衣柜整理法时,我才意识到该书才真正谈论到了我以前所了解的GTD上。我才发现,老付对小强的前期培训,我从没有做过,就进行了所谓的时间管理,妄想快速上手。到如今也没有真正的走上GTD道路。
- 以前一直在疑惑,为什么清单列表中会有一个“项目”的标签,原来是指需要分解成多个小行动的事情
- 看到这里才正在系统的了解了GTD。
- 名言
- 对于一只盲目航行的船来说,所有的风都是逆风。
- 让别人带着时钟工作吧,你带上指南针。
- 我们可以很忙碌,但决不能有一点盲目。
- 初级,一切的前提,了解自己
- 时间黑洞
- 共同的特点是提供很多相关的信息吸引我们的注意力,使消 耗的时间在不知不觉中膨胀
- 时间黑洞不仅将“无意义”的时间吞噬,还将“集中精力”的时间破坏。
- 避免在高效工作时被打断
- 时间日志是避开时间黑洞、找到高效时段的法宝(避开黑洞图,见页底)
- ◎ 每小时提醒你珍惜自己的时间。
- ◎ 充分地掌握自己的时间,避免轻易原谅自己。
- ◎ 分析自己时间的投入与产出。
- ◎ 找到你的最高效时间段。
- 老付的工作四步法
- 第一步:将所有的任务放入工作篮,不论是谁在什么时候交给我的任务,统统放进工作 篮里。
- 第二步:将可以置之不理的任务清除掉;将必须在某天处理或者必须转交别人处理的任务拿出来;将那些可以在两分钟之内完成的任务立即完成。
- 第三步:将需要在特定日期处理的事情写进日程表;将需要别人处理的事情立即转交并 且设置到期提醒;将需要现在处理的事情摆在办公桌上。
- 第四步:在自己最高效的时段,做最重要的事情;其他的事情也做合理安排。
- 老付的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
- 1.找出重要的事情在高效时段搞定
- 2.回顾你需要发布或者呈送给上司的资料
- 3.看新闻用 RSS
- 4.减少检查邮件的次数
- 5.能休息的时候尽量休息
- 老付布置的作业
- 看看你浪费了多长时间
- 时间统计表(见页底)
- 记录一整天的工作情况
- 一天工作表(见页底)
- 填写一周的时间日志
- 一周时间日志(见页底)
- 找到自己的职业价值观
- 价值观测量表(见页底)
- 制定自己的计划
- 自己的时间日志
- 进阶,根据理论做事情
- 老付的时间管理方法
- 四象限法则——它可以帮助你判断事情的轻重缓急,并告诉你如何做出有针对性 的处理。
- 时间投资法——看看你有多少时间资本,怎样让这些时间资本创造最大的价值。
- 衣柜整理法——这是时间管理的绝招,涉及时间管理的全部流程,将告诉你怎样为繁 杂的工作事务分类,怎样将新的事务加入自己的工作清单并有效处理
- 四象限法则
- 四象限法则的使用
- 列出一周的任务清单
- 标识紧急程度、重要程度、优先级(重要性与紧迫程度图,见页底)
- 放入四个象限中
- 老付处理四象限事务的原则
- 第一象限:没什么好说的了,立即去做!其实第一象限 80%的事务都来自于第二象限没有被很好处理的事务
- 第二象限:有计划去做!我们应该将时间投资于第二象限,不能因为它是不紧急的就不 去处理。我们应该在第一时间对它进行任务分解,并且制定时间表;然后我们每次投入很少 的时间,就可以完成一项庞大的任务,
- 第三象限:交给别人去做!这个象限里的事务最好能放权交给别人去做,或者通过委婉的拒绝减少这类事务 的产生。
- 第四象限:尽量别去做!
- 走出第三象限
- 如果你能让别人去抚养他们自己的猴子,他们就能真正地管理自己的工作,你也就有足 够的时间去处理自己的事情。(猴子法则练习图,见页底)
- 走入第二象限
- 四象限法小结
- ◎ 我们根据自己的职业价值观评估某件事务的重要程度。
- ◎ 我们根据事务的截止日期判断事务的紧迫程度。
- ◎ 我们应将自己所有的日常事务放到四象限中分析。
- ◎ 我们对四个象限内的事务有不同的处理方法和原则。
- ◎ 我们应该将自己的主要精力集中在解决第二象限内的事务。
- ◎ 我们平时经常制定的工作计划和工作目标都是相对于第二象限来说的
- 拖延、犹豫不决、目标不明确是时间管理的三大杀手
- 四象限工作跟踪
- 跟踪表
- 时间投资
- 时间资本计算
- 个人时间资本分析表
退休年龄(A) 60
现在年龄(B)
至退休尚有工作资本 :
工作日工作资本 (A-B)×251 个工作日×8 小时
休闲日工作资本 (A-B)×114 个休假日×2 小时
至退休尚有休闲资本 :
工作日休闲资本 (A-B)×251 个工作日×3 小时
休闲日休闲资本 (A-B)×114 个休假日×12 小时
- 单位时间价值计算
- 单位时间价值 = 工作年数 × 薪水/总工作时间
- 投资原则
- 时间管理的目的应该是充分利用时间来创造最大的价值。
- 每天早晨拿出当天的任务清单时,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找出当天的‘大石头’, 然后尽力‘搬走’它
- 具体到每一天来说,就应该把握住一个‘要 事第一’的原则,不惜投入大量的时间在最重要的事情上,这件事情不搞定的话,其他事情 一概不做。
- 我们可以 评估某个任务会带来很高的回报,但是我们仍然需要时间去证明它,这样才有利于我们不断 地修正自己的评估体系,提高自己判断的准确率。
- 我们应当将自己的精力投资在第二象限,即使我们会暂时无法处理一些紧 急但不重要的事情,但最终我们投资在第二象限的价值一定会体现出来
- 脑袋只装一件事
- 好处是专注、成就感、摆脱压力、更好的结果
- 造成你手足无措、效率低下、抗干扰能力差的原因之一就是你把“项目”当成了“行 动”。
- 任何复杂的项目都是由简单的“下一步行动”组成的
- ‘下一步行动’是神圣的,它们都必须被完 成,而且要力争一次做到最好
- 最重要的,不是清单的样式,而是要养成一种习惯。
- 高阶,真正的GTD之路
- 衣柜整理法
- 时间管理秘诀的五个水平流程:收集,处理,组织,回顾,行动
- 收集
- 收集的关键是在清空大脑的同时达到‘心如止水’的境界
- 使用收集工具的三大军规
- 收集工具越少越好
- 保证5 秒钟内拿出工具
- 定期清空这些工具
- 处理
- 我们需要在2 分钟之内对收集篮里的任务打上‘可以执 行’或者‘不能执行’的标签
- 处理收集篮的几大原则
- 从最上面一项开始处理。无论如何,你必须尽最大的可能迅速地突击到 工作篮的底部,而且不逃避任何一件事情的处理
- 一次只处理一件事情
- 永远不要再放回收集篮(被迫中断的事情除外)
- 三类“不能执行”的任务
- 垃圾:这类事情千万别去做,浪费时间,浪费生命
- 将来某时/也许
- 参考资料:对待这类事情的正确方法是分类归档
- 五类“可以执行”的任务
- 2 分钟之内能搞定的事:立即去做
- 需要多个步骤搞定的项目
- 指派给别人完成的事
- 特定时间做的事:这些事就是我们写在行事历里的事情
- 待办事项:这些就是剩下的普通任务了
- 组织
- 将分类的事件重新安置
- 手头的资料
- 一个收集篮,里面写满了‘材料’
- 三个清单,分别是‘将来某时/也许清单’、‘待办事项清单’、‘项目清单’
- 开始组织
- 根据材料的特点,分别放入清单
- 若放入项目清单后,需要列出该项目的分解事件
- 若放入资料夹中,则需要准确分类
- 将这几种清单放在不同的位置,以及制定查看他们的时间。因为他们的作用范围不同。
- 回顾
- 回顾清单的三个好处
- 让灵感应运而生
- 站在3 万英尺的高度去看待问题
- 孵化和修剪你的任务及目标
- 什么时候回顾清单
- 每天工作第一眼
- 总之我是绝对不会把自己的工作清单带回家的。当我把清单放在办 公室的同时,把工作的情绪也放在了那里。
- 每周定期做回顾
- 如何进行每周回顾
- 回顾你的将来某时/也许清单:看看这个清单里有没有可以行动的,有没有错过时机需要取消的,有没有已经丧失兴趣需要取消的
- 回顾你的项目清单:完成情况,有无改进之处,有什么新想法
- 回顾你的待办事项:有无还没来得及划销的任务,上周做了哪些事,下周做哪些事,
- 重新审视自己的目标:我会将自己的目标纳入回顾系统,通常这样的目标需要 1 年以上的时间才有可能达成
- 行动
- 六个高度的人生规划
- 原则(五万英尺):你首先必须要找个时间好好地思考一下自己的价值观、原则和目 标,这是你工作的灵魂所在。分享一下我的原则:工作是谋求更好生活的途径,追求无压、流畅、高效的工作。
- 愿景(四万英尺):这里面包含 3—5 年的工作目标,可以是职位的,也可以是组织 能力、协调能力等。
- 目标(三万英尺):目标是比愿景更细化的东西,通常在一年内就可以有一个阶段性 的成果。
- 责任范围(两万英尺):工作上的角色,如销售、管理、产品开发等;生活中的角色, 如家庭、个人财务、精神层面等。要把每一个角色扮演好,就需要执行一些任务,以拉近现 实和期望的距离。
- 任务(一万英尺):所有需要一步以上完成的事情都是一个任务,
- 下一步行动(跑道):这是最为细枝末节的事件,我们要将他们全部放进我们的清单, 然后一一消灭。
- 选择“下一步行动”的四重标准
- 重要性
- 环境
- 时间
- 精力






blog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