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用户用得爽我们的软件
最完美的境界:
不用告诉用户,用户就知道怎么用, 但这往往需要一套成熟的、普遍性强的工作流流程,还要考虑到用户的工作习惯。
过程?
了解这些用户
用户有可能就是一个没有耐心,不爱探索,三心二意的人,但是用户每一个选择都会有一定的目的。只有清楚了这些,你才能投其所好,帮他们搞定事情,或者满足他们当时的其他需要。
了解这些用户的使用场景
明确的使用场景会给产品带来精确的定义
弄清产品的目标
产品的目标是对这个产品的最根本的、最重要的定义
让产品简单易用、高效、直至满5分
简单易用:能够完成用户的目的,这是最根本的。作为服务于用户的产品,最本质的目标应该是考虑用户的背景、使用经验以及在操作过程中的感受,从而设计符合最终用户的产品,使得最终用户在使用产品时愉悦、有效完成并且是高效使用产品。
高效:用户能够更容易、用时更少地完成他的工作。对于网站来说,一个良好的“信息架构”对于高效性的提升是十分有效的。良好的信息架构能够让用户在更短的时间,也更容易地找到他们想要的信息。 减少用户的认知负担也是提高软件高效性的有力措施。比如能不能让用户少些机械的操作?能不能让用户尽少思考?能不能让用户别记着那么多的东西?操作过程可不可以简单些?默认设置能否更贴切?用户可操控的设置量是否适中?
满意:其一:给予用户一些更多地“体验”来使其对我们的产品更满意。 比如:我们需要避免用户出错,也同时能够提高方法让他们从错误中恢复;我们需要让软件易学,以便让新手快速成长为中间用户,让需要的中间用户成为专家;我们需要做精美的页面让用户喜欢;我们需要塑造我们的品牌风格,让用户“膜拜”。 其二:满足用户探索的需要。让用户去发现一些简单的操作,或许比给出很多Tips信息去提示用户会更有吸引力。而这样做的前提是你设计的交互方式是符合用户习惯或者预期的。 其三:给用户超出预期的操作结果,会让他们更喜欢你的产品。
实施?
为研发过程定义标准,使创造产品的过程更加规范化、更符合产品的定义与用户的需求。同时,标准有助于提高产品的兼容性、互操作性、可重复性、安全和质量。
对产品功能实现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应考虑到技术上是否可行。可行包括两个层面:第一个是技术可以完成,更高的一个层次则是需要考虑在现有的资源(时间、人力、技术能力等)的情况下时候可以完成。
blog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